正文

雕塑是能够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媒介,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喜爱。在古代,人们将对生活的期望寄托于天上的神佛,希望他们可以给予人类祥和,进而将这种希望幻化成型,佛像雕塑于是成为人们视觉符号化的信仰。

和田玉佛龛-玉雕名家

玉雕名家 吴正森 作品《佛龛》

人们敬佛,不仅将佛供于庙堂之上,还供于天地之间,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龛艺术,使雕刻佛像幻化为生活中的一场美的修行。

“龛”原指掘凿岩崖为空,以安置神像之所,安置佛像即称为“佛龛”,可视之为小型的佛寺或佛堂。据《观佛三昧海经》卷四记载:“一一之须弥山有龛室无量,一一龛中有无量化佛”。将佛像置于以岩崖打造的龛内,是以自然天地之大彰显佛法无量,与天地交融,尤显佛之神灵通达,以此观照芸芸众生。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一七七记载:“底沙佛至山上,入吠琉璃龛,敷尼师檀,结跏趺坐,入火界定。”

北魏残佛龛-玉雕名家

▲北魏 残佛龛

故佛教传入中国后,早期的人们便凿崖为空,以安佛像。我国云冈、龙门等石窟,就皆有以四壁穿凿众佛菩萨之龛室。此件北魏的“残佛龛”就是代表。佛龛雕琢与石块之上,虽历经沧桑致使部分佛像残缺,但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佛陀的庄严宁静。北魏健陀罗风格的佛像上那极具代表性的微笑,更是在似有似无之间,给人以安定的力量,让每一个朝拜者都能感受到自己与佛的交汇,使人无不为之动容。

吴正森佛龛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 吴正森 作品《佛龛》

如果说普通人动容只是心有所感,那艺术家的动容便往往是经典的再现。玉雕名家吴正森就以北魏“残佛龛”为灵感,利用和田玉独籽随形,模仿摩崖峭壁,层迭无序,高低起伏,设计雕琢了一件精致的案头佛龛。佛龛正面并坐两尊佛,为释迦佛与多宝佛,释迦佛背后开有头光。

佛龛雕刻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 吴正森 作品《佛龛》背面图

龛后中部耸立之宝塔,表现的是《妙法莲华经.见定塔品》所述宝塔“从地涌出,住虚空中“的场景。侧面“石僵”部分也有佛头显现,周身雕刻的数个小佛龛,在玉雕师的精心处理下,呈现一种由近及远、由大渐小的构图视角,使得作品视觉空间扩大,形成似大象无形,大音希声的佛教空间。

和田玉摆件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 吴正森 作品《佛龛》侧面图

案头佛龛有两种美,一种是繁复华丽的贵气之美,另一种是简约大方的禅性之美。很明显吴正森的此件作品属于后者。吴正森充分利用玉料本身的色调、纹理,略施刀斧,即成自然的崖壁状龛室。在其笔下,原本通体装饰、略显繁复的佛龛也具有质朴典雅的大美之象,天然的玉色既与佛顶宫建筑内富丽堂皇的色调不谋而合,却又颇具苍桑感,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佛之形象呼之欲出——听众人灼见,观世间杂事。

佛龛和田玉雕刻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 吴正森 作品《佛龛》细节图

观吴正森老师的此件佛龛作品,我们可以看出他显然已领悟佛龛艺术之真谛,将了空因果的笔触伸向禅意秘境,技法上实中求虚、满中寻空、虚空处即焦点立意,看似无物,却充溢幻觉之感。玉与佛法在此有了更深妙的联结,灵光乍现、即刻顿悟,亦或圆融三谛,心明累尽之渐悟,观者、造像者均在此和田玉佛龛中有所应和。

这里是玉雕名家,摸不着的传统文化,看得见的玉雕作品,关注我们,了解更多有趣的玉雕知识,欣赏精美玉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