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自古以来,中国人就对玉石钟爱有加。古人认为玉为美者,乃天地精华凝聚而成,故不管是攥于手中,或是打一个孔佩于身上,都能够感受到天地间精神的力量,于是以玉为主的雕琢艺术便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上大放异彩,并延续至今。人们认为经过雕琢的美玉,不仅具有天然的神性,还会被赋予更多的人文哲思,是人间至美之物,故也就有了“玉不琢不成器”的说法。

翡翠-玉雕名家

玉雕名家 作品《国色天香》

的确,虽说玉石为天地美物,但大部分刚被开采出来的玉石,外观其实与顽石一般,并无特殊的光彩,就更遑论意境悠扬了。所以玉石之美,还需得琢磨,方能呈现。那何为琢磨呢?在很多人看来,“琢磨”就是指利用工具对玉石进行加工打磨,它是种技术手段。但实际上“琢磨”并非一回事,“琢”是技艺,“磨”则是玉从石成器的关键。

翡翠龙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 作品《苍龙教子》

“琢”是玉雕师利用丰富的技艺,通过精巧双手间腾挪转移的刀工,在石上作画的过程。但玉石终究不是宣纸,它是一种减法艺术,一刀下去再无反悔之路,所以在玉石上作画不是凭借着兴之所至,便可以欣然命笔的。因而“磨”就成为了关键。玉雕中的“磨”,磨的是玉雕师的智慧,磨的是玉雕师的耐心。一块玉料从原石到成品,往往需要玉雕师在闲暇时常常端详,从材料形态的整体着眼,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,细细经过三番五次的“书写”,完成小样,之后再循着这样的轨迹,发挥“琢”的技艺,方能使之成材。

绿松石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 作品《财主》

玉雕师琢玉,就像大师行棋,每一步都要“琢磨”,每一步都要思量,同样每一步还需有着从容不迫的耐心。“急躁”是玉雕的大忌。因为工艺的精巧,仅能停留在外表,只有思想的融入,才能赋予玉石以灵魂,使玉绽放出诱人夺目的艺术之光。而思想是需要时间慢慢“琢磨”出来的。

玉雕艺术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 作品《熊》

正如唐太宗所言:“玉虽有美质,在于石间,不值良工琢磨,与瓦砾不别。” 这一番话道出了“玉之道,贵琢磨”的本质,更是提醒了我们,玩玉品玉同样需要琢磨。一件优秀的玉雕作品,往往是玉雕师倾尽智慧和巧思的佳作,其画面所呈现出的层次、远近、大小、疏密、刚柔,都包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意趣和审美,所以要品悟到玉雕之美,仅一眼是不够的,唯有时时品玩、抚摸,感受玉质的温润,琢磨画面的意境,才能令玉之品性与人之品行交相辉映,久了人也就一如玉之静美。

玉雕之道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 作品《貔貅》

琢玉,品玉,皆需时间细细琢磨。一旦际遇,顿悟,玉之道回荡心间,人生便能观到最美的画境。这里是玉雕名家,关注我们,了解玉雕艺术,领略独特的东方传统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