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中国鱼文化源远流长,早在氏族社会阶段,就常见以颜料绘制于陶罐上的鱼纹,这也是最为典型的中国传统纹饰之一,而到了商周时期,就已经开始出现以骨质或美玉雕琢鱼形饰件,可见国人对于鱼的喜爱不同一般。

金龙鱼-玉雕名家

玉雕名家  王朝杰 作品《金龙鱼》

当然,要论起对鱼的喜爱,中国文人尤甚。据统计,宋代名家苏轼的诗作当中,有16首都以鱼有关,为历代文人之最,而苏轼爱吃鱼也是人尽皆知之事。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同样是爱鱼之人,其著作《庄子》开篇第一句就是: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”,之后鱼的形象开始反复出现在文中,甚至成为了庄子道家思想的切入点,在《庄子•秋水篇》中,惠子问庄子:“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”庄子的回答就是道家思想的体现,人知鱼之乐,实为自知自足之乐。

连年有余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  作品《年年有余》

随着鱼以鱼文、鱼图、鱼俗的形式沉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鱼的形象与内涵也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拓展。在民间,鱼因为潜行迅捷,被人们视为天时地利的象征,故而称之“如鱼得水”;或有一地,水草丰美,丰衣足食,则人常谓之“鱼米之乡”;黄河壶口,鲤鱼奋力腾跃,给人以搏击逆流,功成名就的鼓舞与激励,被人们想象为“鱼跃龙门”;世事人生的沧海桑田,天壤巨变,让无数顺势而为,一朝冲天的杰出人物留名青史,成就伟业,人常谓之“鱼龙变化”;钟鸣鼎食之家,岁晏有余,安享荣华,谓之“连年有余”……鱼的这些吉祥寓意也被玉雕师们纳入玉雕题材中,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。

玉雕中的鱼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  作品《连年有余》

玉雕名家的此件南红作品《连年有余》,玉雕师就巧妙地运用了石材本身原有的色彩特点,为我们雕刻了一幅鱼戏莲叶间的自然之景。莲叶舒展,露珠滚动,莲花高洁优美,素雅动人,鱼儿潜游,灵动活泼,陶冶情操。同时,因为鱼谐音“余”,可以招财、招福,还可以挡灾、避祸。莲花则谐音“连”,因此整件作品通过对鱼的刻画,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寄托——连年有余。

玉鱼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  作品《力争上游》

鱼作为传统纹样中极具吉祥意味的代表,在当今的玉雕行业中仍旧大放光彩。尤其是在玉雕师的刻画之下,鱼幻化成了一尾矫健灵动的玉鱼,浪漫色彩与吉祥寓意并重,呈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,尤为独特,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。

翡翠年年有余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  作品《年年有余》

这里是玉雕名家,摸不着的传统文化,看得见的玉雕作品,关注我们,了解更多有趣的玉雕知识,欣赏精美玉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