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这两天,一个名为《后浪》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热议。作为一个以鼓舞年轻人为主题的片子,它意外地在中年人群中火爆刷屏,却又在真正的青年群体里,饱受否定和争议。这实在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。从中年到青年,不同的群体对于视频的态度大相径庭,其矛盾点正在于人们对于所谓后浪的认知和定义有所不同。这也让我自己产生了思考:如今这个时代,所谓的后浪,究竟应该什么样?

玉雕师王广志-玉雕名家

玉雕名家 玉雕师 王广志

长江后浪推前浪,江山代有才人出。我理解中的后浪,不单是指青春少年,也不是那些生活优渥、鲜衣怒马的少数年轻人,而应该是真正能够承上启下,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人。放在咱们玉雕行当中,就是那些通过不断的创作与创新,让传统玉雕文化得以传扬的新一辈玉雕人。

玉雕师王广志分享琢玉心得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 王广志 作品《貔貅》俯视图

让传统的玉雕艺术在新时代更好地发展,这话说来简单,却是我们很多人共同的课题。传承的路上有人一味图,什么新鲜猎奇的题材都往玉雕里放,最后出来的作品虽然噱头十足,却没什么底蕴,自然也得不到赏玉人的关注;也有一些人专爱守旧吃老本,抱着过去的题材和样式反复模仿、一成不变,将咱们的玉雕也变成了陈旧、无趣的样子,作品多少显得有些过时,这都是不可取的例子。

玉雕师关于后浪的看法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 王广志 作品《貔貅》 侧面视图

以我个人的琢玉体会来讲,求新与守旧其实都没有错保持独立思考,在新与旧之间找到平衡点,这样出来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。拿我自己的南红作品《貔貅》来说,作品的题材是咱们最常见也最熟悉的神兽貔貅,貔貅的首、爪样式上,也大体遵循过去的样子,展现的是传统貔貅那种凶猛、威武的神态和底蕴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品之中就没有创新。为了突出貔貅祥瑞、招财、只进不出的特点,我将貔貅的臀部雕刻成饱满可爱、向内蜷收的样子,同时辅以几道阴刻纹路,传达了神兽之祥瑞、也中和了猛兽之凄狞,整个作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倾向,却也秉承了玉雕貔貅那份经典而古老的气韵与内涵。

玉雕师王广志作品貔貅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 王广志 作品《貔貅》背部

纵观市面上优秀的玉雕作品,其实大抵都离不开这样的创作思路——宝宝佛拥有现代人喜爱的软萌造型,但作品中的悠悠禅意却从未改变;侍女雕件的创作融入了西方‘人体艺术’的观念和思路,但其底层情绪依然是讴歌生命之壮美,它们是推动当代玉雕发展的优秀典范。总之,好的玉雕作品形式上大多求新,但骨子里的气韵却同传统的玉雕精神一脉相承,这种基于传统之上的独立思索、加以创新,才能算是真正的承上而启下、继往而开来。

玉雕师怎么看后浪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 王广志 作品《黄财神》

站在前人的智慧里承上而启下,不断推动艺术与文明奔涌向前。在时代的浪潮中,或许这些不断推波助澜的功臣才更应该被称作是‘后浪’,这种面对现实敢于求索、负重前行的精神,才是更能激发每一个奋斗者与之共鸣的‘后浪’精神。

王广志分享他的后浪心得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 王广志 作品《年年有余》

我是玉雕师王广志,我在玉雕名家,坐等热爱玉雕的你,一起共赏玉雕之美,品味玉雕文化!